柴油發電機組海外市場主要分傳統市場與新興市場。傳統市場主要包括歐洲國家與北美區域。歐美是國際柴油發電機最大市場,主要推動力來自電信領域與IT科技、部分歐盟補助資金。新興市場包括非洲地區與中東國家、東南亞與大洋洲、南北極地區等。非洲與中東區域柴油發電機需求主要來自石油勘探、設施建設以及電力設施產生的需求,這些地區對柴油發電機組需求較大,尤其是石油生產地區。亞太地區的市場需求則由工業化與城市化所帶動。
在我國,由于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可移動電源,使得其在很多領域內難以被替代,目前在醫院、銀行、機場、戶外作業場所等方面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仍將柴油發電機組作為應急必備。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供電保障要求也越來越高,伴隨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投入、移動通信和數據中心需求的增長、國家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快速建設、石油及天然氣勘探活動的增加,對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的備用電源產品的需求將會有較大的增長,將推動國內市場對柴油發電機組的需求。
與其他電源設備相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柴油發電機組仍將是備用電源、移動電源、自備電源以及替代電源最主要的選擇,具有難以替代的地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發展,對電力供應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供電保障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而對柴油發電機組的需求總體上將持續增加。
由于外資品牌帶來的國際化技術標準、管理模式、經營理念,國內柴油發電機組企業實現了高起點的發展。特別是我國技術標準和安全規范直接與國際接軌,消除了國產整機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技術障礙。國產柴油發電機組在技術、質量、管理、服務上快速步入了國際化行列。
國內企業憑借其經營機制靈活、產品性價比高等優勢,逐步從創立時期的市場占有率為零發展到目前占據國內60%的市場份額,打破了外資品牌的壟斷地位,并形成了在市場中領先的品牌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了從研發、設計、制造到維護的完整業務鏈條,成為可以與外資品牌在同一市場進行競爭的民族品牌。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科技技術水平逐漸提高,用電量持續增長,對于柴油發電機組市場需求量與日劇增,柴油發電機行業未來發展向智能化、綠色化與高端化發展,市場前景廣闊。
(1)智能化
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以及中高端用戶和復雜應用場景對產品要求不斷提高,發電機組不應僅具有傳統的人工智能的優點,還應具有動態和隨機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使發電機組各個部件總是處于最佳狀態。諸如發展遠程監控技術實現對發電機組的遠程在線檢測、跟蹤、狀態確認和控制及高效節能運行,有效提供機組運行安全性以及降低機組維護費用。
近年來,自動化和智能化柴油發電機組在國內外市場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使用范圍不斷擴大,智能化起動及加載性能在逐年提高,已是各類電源保障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電力裝備。用戶對自動化機組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隨著自動化等級的提高,自動化性能特征已在逐步接近不間斷電源和長期無人值守的性能要求。有些邊遠、高山和海島等電源站所用自動化機組正在實現遙控、遙測、搖訊等監控功能。
(2)綠色化
在國家推行“碳達峰碳中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政策背景下,未來新能源發電和儲能產品將會對傳統發電機組的發展方向產生影響。根據統計,2023年全國發電設備生產完成17711.5萬千瓦(按發電機計),同比增長30.6%。其中:水電機組1349.2萬千瓦,同比增長53.1%%;火電機組(含柴油發電機組)7664.9萬千瓦,同比增長13.4%;風電機組7969.9萬千瓦,同比增長39.7%;核電機組727.5萬千瓦,同比增長230.7%。
(3)高端化
發電機是柴油發電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柴油發動機輸出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輸出給工礦企業或個人使用。發電機的性能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輸出電能的質量和穩定性。隨著社會的進步,各行各業都在使用一些高端的電子設備,這些設備對電力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很多普通的發電機已遠遠滿足不了它們。目前國內市場的高端發電機都是進口品牌,研發、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發電機是自動化柴油發電機組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國,由于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可移動電源,使得其在很多領域內難以被替代,目前在醫院、銀行、機場、戶外作業場所等方面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仍將柴油發電機組作為應急必備。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供電保障要求也越來越高,伴隨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投入、移動通信和數據中心需求的增長、國家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快速建設、石油及天然氣勘探活動的增加,對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的備用電源產品的需求將會有較大的增長,將推動國內市場對柴油發電機組的需求。
與其他電源設備相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柴油發電機組仍將是備用電源、移動電源、自備電源以及替代電源最主要的選擇,具有難以替代的地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發展,對電力供應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供電保障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而對柴油發電機組的需求總體上將持續增加。
由于外資品牌帶來的國際化技術標準、管理模式、經營理念,國內柴油發電機組企業實現了高起點的發展。特別是我國技術標準和安全規范直接與國際接軌,消除了國產整機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技術障礙。國產柴油發電機組在技術、質量、管理、服務上快速步入了國際化行列。
國內企業憑借其經營機制靈活、產品性價比高等優勢,逐步從創立時期的市場占有率為零發展到目前占據國內60%的市場份額,打破了外資品牌的壟斷地位,并形成了在市場中領先的品牌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了從研發、設計、制造到維護的完整業務鏈條,成為可以與外資品牌在同一市場進行競爭的民族品牌。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科技技術水平逐漸提高,用電量持續增長,對于柴油發電機組市場需求量與日劇增,柴油發電機行業未來發展向智能化、綠色化與高端化發展,市場前景廣闊。
(1)智能化
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以及中高端用戶和復雜應用場景對產品要求不斷提高,發電機組不應僅具有傳統的人工智能的優點,還應具有動態和隨機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使發電機組各個部件總是處于最佳狀態。諸如發展遠程監控技術實現對發電機組的遠程在線檢測、跟蹤、狀態確認和控制及高效節能運行,有效提供機組運行安全性以及降低機組維護費用。
近年來,自動化和智能化柴油發電機組在國內外市場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使用范圍不斷擴大,智能化起動及加載性能在逐年提高,已是各類電源保障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電力裝備。用戶對自動化機組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隨著自動化等級的提高,自動化性能特征已在逐步接近不間斷電源和長期無人值守的性能要求。有些邊遠、高山和海島等電源站所用自動化機組正在實現遙控、遙測、搖訊等監控功能。
(2)綠色化
在國家推行“碳達峰碳中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政策背景下,未來新能源發電和儲能產品將會對傳統發電機組的發展方向產生影響。根據統計,2023年全國發電設備生產完成17711.5萬千瓦(按發電機計),同比增長30.6%。其中:水電機組1349.2萬千瓦,同比增長53.1%%;火電機組(含柴油發電機組)7664.9萬千瓦,同比增長13.4%;風電機組7969.9萬千瓦,同比增長39.7%;核電機組727.5萬千瓦,同比增長230.7%。
(3)高端化
發電機是柴油發電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柴油發動機輸出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輸出給工礦企業或個人使用。發電機的性能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輸出電能的質量和穩定性。隨著社會的進步,各行各業都在使用一些高端的電子設備,這些設備對電力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很多普通的發電機已遠遠滿足不了它們。目前國內市場的高端發電機都是進口品牌,研發、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發電機是自動化柴油發電機組發展的必然要求。